作者/整理:全天极速飞艇计划数据网 来源:互联网 2020-09-24
从政府为高龄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到改善公办养老机构条件,从引进民营资本兴办养老机构到为养老机构提供完善供地政策……近年来,广西各地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财政支持、福彩公益金支持等多种方式,筹集养老资金,注入养老产业中,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方面取得成效,群众的养老获得感不断提高。
进入老龄化:广西养老面临四大难题
广西199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省区之一。广西全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特征突出,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已成为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
常年研究全球养老问题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毅教授分析认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广西养老面临四大难题: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广西卫生健康委在广西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上披露的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底,全区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737.55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4.87%。
二是老年人口增速快。广西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496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0%,这一比例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
三是高龄老人数量多,空巢趋势明显。8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120万,10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5900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全国排名前三。
四是养老服务机构和产业“短板”明显。从整体上看,养老服务业发展起点低、底子薄,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亟待满足。
徐毅说:“广西的老龄化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构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多位一体的养老格局,才能满足全社会对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全面要求。”
顶层设计打通“任督二脉”
通过养老产业的“顶层设计”“制度设计”,打通养老产业“社会需求”和“市场运作”以及“政府支持”渠道,加快融资能力和投入渠道建设,这是广西直面老龄化社会,构建“无忧养老”模式的重要做法。
重点建设专业化养老机构。从2015年起,全面实施“1521”养老服务示范工程,到2020年底前全区将建成100个县级以上专业化、标准化的示范性养老中心,重点发展医养结合护理型床位,解决特困供养人员和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率先在全国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评定星级养老机构200家,养老机构入院老年人能力评估实现全覆盖,涌现了一批服务有标准、管理有规范、工作有流程、质量有保证、群众能满意的养老院。
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5个市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及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总数超过100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覆盖率大幅提高。南宁市积极推进社区居家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试点改革,建成“长者饭堂”50个。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或以奖代补等形式,积极培育、扶持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此同时,各种税费减免和补贴政策,也通过各种渠道落到实处。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养老院在建设过程中,获得南方电网隆林供电局的大力支持,五保户、低保户减免的电费,可以直接从养老院电费消耗中进行扣减。
广西财政厅筹集资金推动养老发展的目标是解决“钱从哪里来”和“钱往哪里去”。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李开林介绍,广西已经初步建立财政支持广西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其中县级以上福利彩票公益金60%以上投入养老服务业发展。2016年—2020年,自治区财政筹措资金约15亿元,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约14亿元,支持全区养老服务业发展。
在养老领域,彩票公益金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广西民政部门安排彩票公益金补助项目共1128个,安排资金74295.45万元,其中安排补助市县资金70807万元,安排自治区本级资金3488.45万元。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公益金管理的相关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所在单位,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补助市县项目1101个,资助金额70807万元的项目中,不少都是养老服务业项目,如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3个,资助金额5200万元;乡镇敬老院维修改造项目49个,资助金额4940万元;养老综合福利设施示范工程项目16个,资助金额9500万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补助项目24个,资助金额2980万元;社会福利机构(养老)维修改造项目28个,资助金额5324.77万元;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及维修补助项目2个,资助金额780万元;民办养老机构补贴项目195个,资助金额2191.9万元等等。
广西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将养老产业的财政补贴分为个人补贴和机构补贴两个部分,个人补贴主要用于老年人的高龄补贴和养老护理人员的现金补贴,机构补贴主要用于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对养生养老小镇的一次性奖励等。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的一次性建设补贴从2007年的2000—3000元/床增加到现行的3000—5000元/床,在2016年全面建立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制度,针对失能老年人,结合养老机构星级、老年人自理能力等级,区分15个档次给予每人每月60—160元不等的补贴。
公建民营与民间资本形成“双轨驱动”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宁市大沙田的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这是广西自治区民政厅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兴建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如今拥有大沙田、石柱岭、万力、龙屯等4个服务场所。
重阳公寓办公室主任李晓峰告诉记者,重阳公寓采取“公建民营”的运营管理模式,由广西中医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医学校)自主经营。公寓占地面积30亩,整个建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设,是专门为老年人兴建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全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环境最好、服务最佳的老年公寓。如今600多张床位按照老人生活自理状况进行安排,老人们在13000多平方米的庭院、23000平方米的楼宇中舒适地享受“夕阳红”。
李晓峰说:“民政厅通过福利彩票渠道募集的资金中,每年能给重阳公寓的运营补贴为50万元左右。”
位于南宁市三塘的孝和养老机构,完整的“参观咨询——缴纳定金——提供体检、证件资料——评估护理等级——缴纳费用——签订入驻协议书——正式入住”的流程通过公示的形式一目了然。“自理级”“介助级”“介护级”“特级护理”等4个级别、100多条护理细节逐一公布,护理师、护士、医生、药师等名单也均上墙公布。孝和机构负责人吴天春说:“只有详细、完整地公布各种收费标准,才能通过我们完善周到的服务赢得更多老人的信赖。”
在孝和养老机构,医务人员正在为老人检查身体
在孝和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正在护理老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孝和这样以“民建公助”形式建立的养老机构,近年来每年都能获得福彩公益金补贴,作为机构的运营补贴费用,按照机构规模大小、接收老人数量、服务人员数量等,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
政府资金投入能力毕竟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广西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2016年以来,广西先后制定出台“四个办法”(即《广西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实施办法(试行)》《广西老年人能力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广西民办养老机构补贴办法》),采取老年人能力评估分类、机构分等级管理、补贴发放实行“双挂钩”等一系列组合措施,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养老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全区公建民营改革养老机构149家,民办养老机构217家,占县级以上养老机构总数的一半以上。
截至2020年4月,广西全区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000多个,全区养老床位总数22.3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约30张。全区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72%和46%,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七大抓手”推动“无忧养老”全面构建
记者采访广西医疗卫生机构、一线养老从业人员、广西民政部门养老领域相关负责人时,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推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广西发展,亟待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大力推动以医护为中心、养老领域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破解“未备先老”的难题。
目前,广西已经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进行了布局。按照财政资金保基本打基础、社会资本提档次强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同时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
——确立“一核四区”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出台《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意见》《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2016—2020)》等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南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桂西养生养老长寿产业示范区、桂北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区、北部湾国际滨海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区、西江生态养老产业带示范区“一核四区”的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纳入大健康产业范畴推进。自治区层面出台《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11”系列文件,提出构建以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健康旅游为核心产业,辐射带动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健康运动产业联动发展的“3+3”大健康产业体系。民政厅会同发展改革委出台《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23条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养老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促进养老与旅游、医疗、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养老产业新业态。指导和推动南宁、柳州、桂林、河池、梧州等市规划建设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广西自治区层面建立“四个一百”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库,推动97个大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投资63亿元(其中社会资本为57亿元),2019年预计完成投资42亿元(其中社会资本为34亿元)。培育形成了太和自在城、合众优年健康养老社区、南宁美好家园养老院、海王健康产业园康养社区、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广西久元养老产业公司、贺州广济康复养老院、崇左乐养城等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形成了巴马养老服务业集聚区、金秀瑶都生态养生服务基地、广西和正康乐城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
——创新打造养生养老小镇和老年人宜居社区。结合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从2017年起每年创建命名一批养生养老小镇,目前已创建命名三批共21个养生养老小镇,进一步完善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布《老年人宜居社区建设规范》广西地方标准,每年培育打造一批具备养老护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功能的广西老年人宜居社区。
——加快养老服务专业院校和学科建设。鼓励各类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在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7所本科医学院校开设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5个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生近7000人。高职学校开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点13个,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点5个。推进职业院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撑。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增加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养老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开办职业培训机构。目前,全区有586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30%以上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工种。2019年启动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加大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等相关政策,已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等家政类培训4.24万人次。自治区每年组织开办8—10期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班,对近1000名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人员、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员等组织业务培训。
——落实养老从业人员优惠政策。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两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5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从业奖励。